环球资讯:孟羽童离职 69 岁董明珠延休又几载?
文 | 财经思享汇,作者 | 李嘉志,编辑 | 刘亚杰
" 孟羽童已离开,不在公司任职。人员流动很正常,感谢关心。" 格力发出公告,一些问题告一段落,一些问题悬而未决。
继续学业、直播带货,还是开始创业,孟羽童在选择离开格力之后,一切已不再重要;或许未来董明珠会在某个公开场合,对这段过往简要评判,或怒其不争,或遗憾无奈,其实也已不再重要。
【资料图】
当年分封一方,经销商 " 五诸侯 " 之一的徐自发接不了;后来寄予厚望,贴身服务日常的刘乙蓉接不了;如今顺应时代,天然就带流量的孟羽童也接不了。每个人身上都有足够闪亮的标签,可是都没能接过董明珠的权杖。
" 你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(来经营),你就是未来的接班人。"2019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,董明珠曾经如此明确继任者条件。可是回想,徐自发曾经忠诚,刘乙蓉无微不至,孟羽童自称 " 连续工作 21 小时 " ——格力都曾是他们的家,不管他们是否愿意。
" 这个人选不是我说了算,而是靠他做出来。" 还是那场股东大会,董明珠的这句话经常被人们忽略,却道出了问题的关键。" 接班人 " 们都有闪亮的光环,却没有将耀眼转化为资本,甚至没有耐心走到最后。
目前,仍在候选人之列的人,已经所剩无几。
继任者光环
对格力而言," 接班人 " 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。
董明珠生于 1954 年。如果按照 " 女性 55 岁退休 " 的标准,她应该在 2009 年就结束职场生涯。不过作为家电行业名声在外的女强人,她没有选择退休,经过 2015 年、2019 年、2022 年三次换届,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。
她也曾想过退下来。在她 2006 年出的《行棋无悔》书中,第一次提到对接班人的看法,并表示 " 培养年轻人一直是我的心愿 "。
此后越来越多的人员跳入备选人名单。
来源《行棋无悔》摘录第一个候选人是徐自发。1997 年,董明珠在全国推广 " 股份制销售公司 " 模式。完成格力电器与渠道商深度利益捆绑后,徐自发成为该模式的坚定拥护者之一。
根据格力电器公告,2007 年由 10 家格力电器区域销售公司组建的京海互联,以战略投资者身份,从格力集团受让格力电器10% 的股份,一跃成为第二大股东。股权穿透显示,徐自发正是这 10 家公司的第一大股东。
2016 年底,董明珠联合多家公司通过增资 30 亿元,获得珠海银隆 22.388% 股权,媒体报道其中众多资金来自于徐自发持股的格力经销商,作为增资方之一的燕赵汇金也与徐自发有很深的联系。
董明珠张开了规划图纸,徐自发坚定不移地合作;董明珠需要资金支持,徐自发全力配合,徐自发入围 " 接班人 " 之列并不奇怪。
除了徐自发,董明珠秘书刘乙蓉也曾入围名单。有报道表示,刘乙蓉一直在协助董明珠完成日常工作,言传身教获得不少的成长,深得格力快速发展的精髓与要义。假以时日,自然有条件成为接班人。
当然,少有人支持这种说法,尤其在刘乙蓉离职、孟羽童加入格力后更少了。后者被董明珠从综艺节目《初入职场的我们》中拔擢,不仅可以完成接待、制定策划案、整理办公会议纪要等刘乙蓉的份内工作,还能主持直播和发布会,能力似更胜一筹。
何况在孟羽童入职的时间点上,恰逢格力推动销售渠道扁平化改革:一方面,在抖音直播开通 " 明珠羽童精选 ",作为线上销售的重要补充;一方面,专卖店和经销商可以通过线上 " 格力董明珠店 " 直接拿货,打破了省级代理的 " 铁饭碗 "。
悄然间,线上成为格力的重要战场,孟羽童成了重要武器之一。格力的资源向孟羽童倾斜,期待她既能开创线上渠道业绩增长的逻辑与方法论,又能帮助格力在省代 " 叛变 " 业绩下滑后稳住阵脚。
董明珠认为格力的成功是 " 掌握核心科技 ",但技术并没有成为她选择接班人的唯一依据。利益捆绑的渠道商、摸透格力的行政要员、推动转型的年轻人,入董明珠 " 法眼 " 的角色均与市场有关,技术标兵和科技骨干始终藏在幕后。
失败者群像
遗憾的是,这些站在台前的候选人,最终都没有给出理想的答卷。至少在董明珠看来,这些答卷不够理想。
关于徐自发和刘乙蓉的故事,媒体报道已经颇为充分。由于渠道变革的一系列举措,这两位候选人以大股东和市场部长身份,连同前执行总裁黄辉组成 " 复仇者联盟 ",在 2021 年集体出逃。原本空调业务并不突出的飞利浦成为落脚地后,大有分庭抗礼之势。
近期,徐自发还向董明珠的 " 老领导 " 朱江洪发出邀请,调研飞利浦空调滁州产研基地,获得满口称赞——胜利还未到手,已经拔剑诛心。
盛怒之下,董明珠将格力河北地区的经销权,授予珠海桓格数字科技有限公司,取代徐自发执掌的河北新兴格力电器销售有限公司。
倘若 " 复仇者联盟 " 能够力挽狂澜,在格力的强压之下获得一席之地,按照董明珠 " 成者王侯 " 的价值观,不排除其退而让贤的可能性。
可是根据奥维云网数据,自 2021 年以来,格力、美的、海尔组成的空调市场 " 三巨头 " 格局始终没有改变,三者瓜分超过 70% 的市场份额;四五六位之间缠斗的,也是奥克斯、海信、华凌等老面孔,始终不见飞利浦的身影。
缺少业绩支撑的 " 诛心 ",过于脆弱无力。
从年龄上看,徐自发同样生于 1954 年,与董明珠同龄,因此所谓的 " 接班人 " 顶多算是董明珠的 " 平替 ",他的上位不像承接,更多是对董明珠权力的挑战;至于刘乙蓉,她的角色在飞利浦并不突出,难有机会证明自己。因此在董明珠眼中,他们很难算得上成功。
至于孟羽童,情况同样如此。试想,同样是推广格力小家电产品,如果抖音账号去掉董明珠的名字,就叫 " 羽童精选 ",还能有首场直播销售额达 62 万元、账号粉丝超过 230 万的成绩吗?
何况把名字加上,这个平台的业绩同样一般。
结合新榜发布的《2022 新媒体内容生态数据报告》与巨土文化提供的研究报告,截至 2021 年 5 月抖音平台创作者数量达到 1.3 亿人,粉丝数量超过 100 万的创作者占比超过 1%,而 " 明珠羽童精选 "230 万粉丝的成绩,或许很理想,但绝对不够优秀。
" 其实说实话,直播不算是我特别感兴趣的工作,但是看到那个销售额的时候,还是会非常有成就感。" 孟羽童曾在个人小红书直播中这样坦白。
她没有将格力的发展目标视为自己的责任,这一点很不 " 董明珠 "。意志力和战斗力都不够强大,或许预示着孟羽童早已退出接班人的行列。
也正是这些接班人的主动退出,成为不断磨砺董明珠斗志的磨刀石,让她越挫越勇,在没有继任者的时候仍然握紧了拳头。
" 虽然我已经 60 多岁了,但是我的心像 25 岁一样。"按这趋势,董明珠还要继续维持 25 岁好多年。
寻找格力的 " 董宇辉 "
可是就让董明珠这么挺着,也不是很好的办法。毕竟现在的格力,需要的不仅是有能力的人,还要尽量年轻。
格力重点布局线上渠道,顺应了市场发展需要。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发布的《2022 年中国家电行业年度报告》显示,2022 年全国家电行业线上市场零售额规模为 4226.6 亿元,整体贡献率占比为 57.8%。
年轻族群成为消费的主力军,或许他们支付能力有限,可是群体数量庞大,所以是兵家必争之地。当创作者通过短视频和直播方式销售产品成为大势,要求企业必须跟上转型节奏,适应时代所需。
格力的管理层能够顺应这场改变吗?或许可以,只是难度会非常高。根据格力电器发布的 2020 年财报数据显示,其董事、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平均年龄已经达到 53.78 岁;到 2022 年平均年龄进一步提升到 55.17 岁。
让整体接近退休年龄的管理层,洞察年轻消费族群的特点,这并不容易。
参考第三方机构 " 蝉妈妈 " 的统计数据,近一个月 " 格力明珠精选 " 销售额维持 1000 万 -2500 万元之间。即使按照上限的 2500 万元推算,直播间全年的销售额约为 3 亿元。除非董明珠找到格力的 " 董宇辉 ",否则如此成绩必然不能让各方满意。
"格力电器的问题在于多元化布局太晚了,海尔集团、美的集团产品线很全,涵盖了几乎所有家用电器细分产业,格力电器主要还是空调供应商。" 在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罗清启看来,格力的脚步越来越慢,与管理层过于保守有一定关系。
" 必须逐步向年轻人让渡管理权,让 30-40 岁的新生代管理层走向前台,不应将所有的聚光灯都打在自己身上。" 家电领域专家刘步尘的指向很明确。
在格力管理层,50 岁以下的成员只有邓晓博(董事、副总裁、董事会秘书,47 岁)、程敏(监事,42 岁)、王法雯(职工监事,39 岁)、廖建雄(财务负责人、总裁助理,49 岁)以及方祥建(副总裁,45 岁)5 人,他们更年轻,理应成为 " 掌权者 "。
虽然格力电器获得 1901.51 亿元营收以及 245.07 亿元归母净利润的成绩,他们只是参与者,交棒有违董明珠的价值观,但时间并不站在这一边,再拖下去困难会更多。
至于 " 聚光灯打在身上 " 的人,孟羽童走后只剩下董明珠一人,也许,她应该给年轻人们更多的机会,而且越快越好。
更多精彩内容,关注钛媒体微信号(ID:taimeiti),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